制造业数据治理:ERP物料数据查重比对应用
2025-09-02

本文聚焦企业物料数据治理痛点,针对 “一物多码” 导致的数据重复、标准不一、质量低下及采购与库存成本攀升等问题,展开系统性解决方案阐述。1)介绍 “一物多码” 问题及市场现状及数据治理的必要性;2)提出融合战略与技术的闭环治理框架,为问题解决搭建整体思路;3)详细介绍智能物料查重比对系统,包括核心功能模块、系统特性及典型应用场景,展现方案落地路径;4)介绍系统在 “智能算法 + 可配置规则” 结合等方面的创新点,以及提升数据质量、优化业务流程的显著实施效果。5)介绍该工具作为数据治理理念实践的价值,及高抽象通用能力,可迁移至 SKU 重复、客户主数据不规范等多领域 “实体归一化” 问题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数据底座,形成从理念到落地再到拓展的完整数据质量治理指南。

1. “一物多码” 问题与市场现状

在企业数据治理体系中,数据质量治理始终是核心挑战之一。物料主数据是企业采购、维护、库存管理的基石,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普遍存在 “一物多码” 的问题:同一物料在不同系统、工厂或部门被重复创建,仅在编码或描述上存在细微差异。

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:

多系统并行导致数据孤岛:ERPPLMSRM等系统独立运行,同一物料在不同系统中有不同编码和描述

l  人工录入差异:不同人员录入习惯不同,导致相同物料有不同的名称、规格描述

l  供应商数据不一致:不同供应商对同一物料提供不同的商品描述和规格参数

l  历史数据累积:并购、系统迁移等历史原因造成大量冗余、重复数据

这些问题导致企业物料数据质量低下,直接影响了采购效率、库存管理准确性和成本控制效果。传统解决方案主要依赖人工审核或简单规则匹配,效果有限且成本高昂:

l  规则匹配过于刚性,无法识别表述差异但实质相同的物料

l  人工审核效率低下,面对海量数据难以规模化

l  缺乏灵活的可配置性,无法适应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

这类不一致直接造成采购成本增加、库存积压和供应链效率下降。

2. 我们的解决框架

我们提出的方案遵循“配置化 + 智能化”思路,并以“治理即服务”为核心理念,将复杂的数据治理能力转化为可落地的工具与服务。

核心治理框架

l  标准化处理:建立物料数据标准模型,配置完整性和有效性校验规则,自动发现异常数据;

l  智能匹配:采用多算法融合的相似度计算模型,支持字段级权重配置

l  人机协同:机器预筛查,人工最终确认,平衡效率与准确性;

l  闭环管理:发现问题→分析原因→整改处理→效果验证的全流程管理

技术架构

l  数据接入层:支持数据库直连、Excel 导入、API 接口等多源接入;

l  智能算法层:多维度相似度计算(文本、数值、特征提取),可识别品牌、型号、规格等关键信息;

l  业务规则层:支持权重、阈值、审核流程的灵活配置;

l  应用展示层:提供直观的审核界面和管理看板。

3. 系统介绍

3.1 核心功能模块

数据接入与管理

l  支持多种数据源接入,包括ERPPLMExcel

l  可视化数据映射工具,降低技术门槛

l  数据质量评估报告,识别数据问题分布,支持配置数据完整性、有效性校验规则,比如融合了数据类型、零部件类型的逻辑性校验项、有效性校验项配置,自动发现校验异常数据

智能匹配引擎


l  多字段组合相似度计算:支持对物料描述、型号、规格、品牌等关键字段的联合匹配

l  可配置权重体系:用户可根据业务重要性为不同字段设置不同权重比例

l  自适应阈值:支持根据物料大类设置不同的相似度阈值要求

权重设置.png

可视化审核界


l  查重结果分组展示,清晰呈现相似物料组

l  差异点高亮显示,便于人工审核决策

l  批量处理功能,支持一键合并或打标操作

物料对比.png

规则与流程管理

l  可配置的审核流程,支持多级审批

l  规则版本管理,保证规则变更可追溯

l  处理过程全记录,满足合规审计要求

3.2 系统特性

l  高精度匹配:采用复合算法,综合考虑文本相似度、数字特征、行业术语等因素

l  高性能处理:优化算法实现,支持百万级数据量的高效匹配

l  灵活可配置:所有匹配参数均可调整,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殊需求

l  开放接口:提供API接口,可与现有ERPPDM等系统集成

3.3 典型应用场景

新物料创建时的实时查重:在ERP系统创建新物料时自动触发查重检查,避免重复创建

定期物料数据治理:周期性对全量物料数据进行查重分析,系统性清理历史数据问题

跨工厂/跨部门物料合并:在企业并购、系统迁移或组织合并时,对不同来源的物料数据进行统一比对,减少冗余,提升主数据一致性。

l  供应商数据对齐: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清单与企业内部物料库进行自动匹配和校验,减少因供应商命名差异带来的采购困扰。

l  库存优化与盘点:通过识别重复或相似物料,帮助企业优化库存结构,降低积压,提升周转率。

l  采购比价与标准化:自动识别相同或相似物料在不同供应商、不同部门的采购记录,辅助比价,推动采购价格透明化与标准化。

4. 创新与效果

4.1 创新点

l  算法优化:结合语义理解和特征提取的多算法融合模型,针对物料数据特点进行优化

l  模式创新:将数据治理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落地的工具解决方案,实现"治理即服务"的模式,降低数据治理实施门槛

l  部署灵活:支持SaaS化和私有化部署多种模式,支持与主流ERPPDM系统的快速集成

4.2 实施效果

基于实际客户案例,系统实施后可实现:

效率提升

物料查重效率提升5倍,周级任务缩短至小时级;审核决策时间减少70%,借助系统提供的智能对比和推荐;数据维护成本降低35%,减少重复物料带来的冗余维护工作。

质量改善

物料数据重复率从15%降低至3%以下,准确率达到98%,实现单一物料单一编码;采购标准化程度提高,同样物料的采购价格差异减少15-25%;库存周转率提升7.7%,因物料统一带来的库存优化效果显著.

管理提升

建立可持续的物料数据质量管理机制,形成数据标准化的文化氛围,为后续数据资产化运营奠定基础。

5. 总结

物料查重比对工具是数据治理理念在业务层面的有效实践。通过“智能算法 + 可配置规则”,它将复杂的治理能力转化为易用的产品功能,帮助企业在无需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,解决“一物多码”的顽疾,提升数据质量,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。

在企业数据治理实践中,类似“一物多码”的问题并非孤例,比如:同一商品多个编码(SKU重复)、同一客户不同名称/拼写(客户主数据)、供应商多个编码指向同一实体、设备名称不规范导致重复登记(资产管理系统)、疾病/药品名称别名众多,这些都属于 “实体归一化” “记录链接” 的经典问题,而物料查重比对工具具备抽象通用能力层,并通过模块化设计、低代码/可配置界面、API化输出可迅速迁移复制到这些领域。